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加速患者康复的重要策略

2019-08-19 [ 字体: ]
 
内容导读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状况,直接影响着人体的代谢,同时营养不良的出现也将影响患者的预后。对此,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李苏宜指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对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减少并发症以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术前7~14天
 
 
李苏宜主任表示,术前营养支持的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对手术创伤的承受能力,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术前良好的营养支持对于患者耐受手术和后续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术前营养支持的对象主要是:严重营养不良者和需进行手术的营养不良患者。其他需要进行术前营养支持的患者还包括:进行较复杂手术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反复胆道感染再次手术、营养不良的患者,特别是那些体重在3个月内下降10%以上,或是在6个月内下降15%以上,血清蛋白在35g/L以下的胃肠道肿瘤患者。
 
术前最短营养支持时间一般在7~14天,短时间的营养支持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术前营养支持是否有效,应根据营养指标测定来判断。白蛋白、前白蛋白与转铁蛋白等是主要的指标,单纯的体重增加可能是组织液体的增加。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术后尽早开始
 
 
手术仅是患者治疗的其中一个部分,术后恢复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患者的预后。术后营养支持能提供机体组织愈合、器官功能恢复、免疫调控所需的能量与营养底物,是保证机体康复的基础。李苏宜主任强调,早期适量的营养有助于机体加快组织修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恢复器官功能以及缩短康复时间。
 
术后营养支持的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都以病情稳定、恢复口服饮食并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为标准。在术后短暂的3~5天内,营养支持虽有节省机体蛋白质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术后营养支持多应用在那些术后病程长、易发生营养不良(如残胃排空障碍)、高代谢(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营养消耗严重(如肠外瘘)的患者,以改善这些患者的预后。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支持方式选择
 
 
选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应考虑以下三个条件
① 是否可用胃肠道营养,包括鼻胃管、胃造口、肠造口灌食等;
② 营养支持时间的长短;
③ 是否能经周围静脉输注营养物质。
 
 
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各自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围手术期的应用往往是互相配合、取长补短。一般说来,消化道功能正常或具有部分消化道功能患者,应优先使用肠内营养。肠内营养不足时,可用肠外营养加强,需要的营养量较高或期望在较短时间改善营养状况时也可用肠外营养。
 
 
资料来源:医药经济报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出版方等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作出更改或删除,以保障您的权益。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章仅作内部交流学习之用。

 




近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