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马方:未来医生必须会开膳食营养处方

2017-09-28 [ 字体: ]

        9月16-17日,京津冀地区临床营养专业学术年会举行。大会旨在提升京津冀临床营养人员的临床营养治疗水平,全面推动京津冀临床营养学科的发展。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副司长张志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会长金大鹏,北京市卫计委医政处副处长杨培蔚,国家卫生医学研究所综合处处长霍添琪,北京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主任委员马方教授,以及来自京津冀各医院营养科的临床营养医师300多人参加了本次大会。马方在会上表示,未来医生必须会开两张处方,一张是针对病情开具的药方,另一张是膳食营养处方

 

(图为京津冀学会委员合影)

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张志强副司长介绍了关于国民营养计划中临床营养的有关规定。他指出,临床营养行动的主要任务是:

一、按照国务院文件的要求,在临床营养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临床营养工作制度,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建立临床营养相应的制度。

二、建立试点示范。临床营养比较特殊,专业性非常强,工作环节比较多,包括医院、社区和家庭。临床营养行动要先从示范抓起。

三、开展住院患者营养筛查,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诊断过程中对患者的营养治疗制定方案,建立营养筛查-评价-诊断-治疗为基础的规范化的临床营养治疗路径。

四、推动营养相关慢性病的营养防治。慢病防治工作一定要把营养治疗、营养干预作为重点。

五、推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治疗膳食的规范化应用。一是进一步研究完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准,细化产品分类,促进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研发和生产;二是建立统一的临床治疗膳食营养标准。通过医院的营养配餐制定相应的标准;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医护人员临床营养相关知识的培训。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会长金大鹏指出,古人云“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西方人说“我们的人体来自于食物”,更确切地说,来自食物中的营养素。希波克拉底一千多年前就说:“让你的食物成为你的药,而你的药就是你的食物”。药食同源,更是来自源远流长的、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精髓。今天,这些直接影响中国人民健康的,经过数百年、上千年早已证实的真理,正在经历着严峻的挑战。科学的膳食是生命健康的"大药",我们应该在这些方面大有作为。

北京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主任委员马方指出,目前我国居民面临营养不足与能量摄入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问题,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慢性病人群的营养健康问题尤为突出。未来医生必须会开两张处方:一张是针对病情开具的药方,另一张是膳食营养处方。未来的医生必须具备营养保健学的知识,针对慢性病,特别要发挥营养保健的作用。

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可以通过膳食补充的方式,营养干预的作用,达到维护和增进健康的目的,进而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提高人类健康与社会文明的水平。

不科学的饮食习惯是导致众多疾病的重要因素。热量过剩和营养失衡可引发众多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而疾病治疗讲究的是“三分治,七分养”,只有提供合理的能量和营养素的供应,机体损伤的组织和器官才能修复,各个组织的功能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还原。

最后,本次年会达成四点共识:

一、营养是生命的源泉:从人的胚胎形成到人的生命结束,营养无时无刻不滋养着人的生命。

二、药物是控制疾病的武器:面对慢性病的蔓延,虽然药物仍是不可或缺的武器,但药物也只能将慢性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营养是细胞修复的基本成分:真正能让机体康复的绝对不是药物,因为药物的成分不是细胞修复所需要的成分。而一旦给足时间,给足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等这些人体构成所需要的材料,人体就会启动自我修复的过程。

四、个体化、精准化营养是健康的基础:患者的疾病、体质、病程、代谢等存在差别,因此需要个体化的营养。慎重、精准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研究依据,结合医生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同时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制定出最优的营养治疗方案,是循证医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本文转自:人民网,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出版方等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作出更改或删除,以保障您的权益。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章仅作内部交流学习之用。




近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