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营养研究专家研讨会启动协会个性化营养专家共识项目

2023-01-18 [ 字体: ]

       随着后疫情时期的到来,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营养和健康。近年来,“精准营养”、“个性化营养”逐步从研究词汇走向市场前台。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于2019年成立了“精准营养专业委员会”,并一直致力于学术研究专家的凝聚和交流。为了更好的为行业发展和市场认知提供更专业权威的共识,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组织专家研究并探讨“精准营养/个性化营养”的发展与共识,以期引导、推动相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022年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组织的个性化营养研究专家研讨会于线上举办,会议围绕精准营养和个性化营养,就概念特征、未来发展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与会专家就行业、企业、消费者关注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一、个性化营养和精准营养的区别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稽查专员张晋京认为,在对二者逐渐深入挖掘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总结,不断探讨,这对于产业发展、产品创新、相关服务的规范发展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从管理的角度与科学经验相结合,使之对社会和公众都能够起到正能量的促进作用。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原副主任严卫星从研学、制度、物质保障三方面阐述了对于精准营养的看法,他认为,只有各方面相互配合,相互支撑,才能精准捕捉到个性化的营养需求,进入满足个性化的营养需求。

 

       上海交通大学营养与功能食品创新中心主任、营养系副主任蔡美琴举例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个人换一个环境一个地区,肠道菌群也会变。这就告诉我们要精准化的营养,个性化和精准化两者缺一不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心实验室主任、研究员霍军生建议应该尽早对精准营养和个性化营养概念进行研讨,明确精准营养和个性化营养的内容,以及技术程序,形成初步科学共识,建立针对精准营养和个性化营养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二、是否需要个性化营养,其必要性及特征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前任院长凌文华认为,精准营养除了落脚在个性化营养上,还与群体特性有关,例如青年、中年、老年等不同群体也需要精准营养的干预,以保障健康和降低疾病风险。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主任医师杨进刚强调,个性化营养必须在对于公众营养建议的支撑下再去做营养建议。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和制度来规范执行层面的工作,使之能够顺利落地推广。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前任院长程晓曙表示,针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不能生搬硬套指南,必须是按指南框架,还要针对病人不同情况来进行个性化治疗,要使两者有机结合。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专家邓少伟认为,要实现精准化营养,不能脱离国情,中国养生概念和国外营养概念不一样,所以,在推广精准营养时,应该考虑我国的基本情况。

 

三、中国需要怎么样的个性化营养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前任院长孙贵范通过欧美及地中海地区的实际案例分析认为,个性化营养首先要做好科普工作。这其中就包括对精准营养要建立专家共识,对保健食品也要进行正确的引导,用功能医学纠正功能失衡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徐希平再次强调,精准营养的逐步推进需要科学研究、循证医学、法规制完善、科普推广、广大医生公共卫生工作者宣传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携手共进,应该从战略高度重新认识精准营养的重要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临床营养科主任石汉平提出,精准营养与个性化营养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把两者真正落到实处,造福人民健康。

 

 

素材来源: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微信公众号.《个性化营养研究专家研讨会启动协会个性化营养专家共识项目》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出版方等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作出更改或删除,以保障您的权益。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章仅作内部交流学习之用。




近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