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 你所不知道的人体“第二大脑”

2016-12-02 [ 字体: ]

  我们的大脑是由成百上千亿的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不断来回传输信号,告诉我们要做什么、想什么以及如何感觉。但实际上,我们的体内还有个“第二大脑”,大多数人却并不知道它的存在,它就是:人体内的消化系统。

 

  据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网站的学术报告解释,我们的大脑主要通过迷走神经向身体其它部分如声带、心脏、肺和消化系统发射信号。肠神经系统是一个大型神经网络,它控制着整个消化系统。

  事实上,肠神经系统里80%至90%的神经纤维都联结着肠道与大脑。当迷走神经切断后,消化系统甚至完全不需要大脑就能运转。换句话说:消化系统就是“第二个大脑”。

 

“第二大脑”的基因:肠道菌群

  2010年,《Nature》和《Science》杂志较早发表了研究肠道菌群的报道,此后,消化系统内的肠道菌群被称为“人类第二基因组”,它不仅与肠功能障碍和代谢相关,亦与肿瘤甚至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相关

  正常肠道菌群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变化中,但受环境因素影响,肠道菌群结构会发生急剧变化。营养摄入、减重手术、应用抗生素以及粪菌移植等都会引发肠道菌群结构的急剧改变。引起肠道菌群急剧变化的外界因素持续存在,会造成肠道菌群结构紊乱。

肠道菌群结构紊乱与多种疾病相关

  包括:

  1. 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肿瘤;

  2. 哮喘、高血压、糖尿病;

  3. 精神和行为异常等。

  4. 胃溃疡、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及代谢综合征;

 

肠道菌群与情绪和思维相关

  最近有研究显示,我们的肠道细菌会控制我们的饮食偏好和行为以确保自己的生存。而且,肠道微生物身材虽小,能量却大,它还会影响我们的心情。

  研究表明,拥有健康多样化的肠道微生物的人,更不容易抑郁和焦虑。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在无菌环境下长大的小鼠,其肠道内没有任何菌群,它们会表现出跟自闭症患者相似的特征。但当给它们服用益生菌之后,其症状会有所减轻。

  这种效应也出现在早期的人类研究方面,因此许多科学家相信,肠道微生物的主要作为是改善社交行为,保证物种的生存繁衍。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第二大脑甚至比我们的逻辑思维影响力更大。

 

肠道菌群与营养不良的关系

  2016年,发表在《Science》的两项新研究展示了营养不良是如何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并确认了某些特定种类的微生物能够抵消营养不良的负面影响。这些发现对全球数百万营养不良儿童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营养不良除了其它不良反应外还会致使他们生长停滞。

 

  在第一项研究中,Laura Blanton等人揭示营养不良是如何在婴儿肠道中改变微生物种类的组合,而这转而会阻碍儿童的身体成长

  第二项研究,Laura Blanton等人发现了两株肠道微生物,它们能通过生长激素信号传导而影响出生后小鼠的生长,这能缓冲慢性营养不良造成的不良反应

  随着对肠道微生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利用肠道微生物治疗疾病的方法或产品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在这方面,擅长于利用肠道功能、调节肠道功能来改善病人健康的医学营养制剂则具有突出表现。

  

  素材来源:

  [1] 田锋,王新颖.肠道菌群与肠黏膜固有免疫[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6,01.

  [2] LauraV.Blanton1,MarkR.Charbonneau1,TarekSalih1,etal.Gut bacteria that prevent growth impairments transmitted by microbiota from malnourished children.Science 19 Feb 2016:

  图片来源:部分自网络.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出版方等相关权利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作出更改或删除,以保障您的权益。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章仅作内部交流学习之用。

 

 




近期头条